【敢提出要求,就要有承受被拒絕的勇氣。】(文長)
【讀者來信】:口罩哥你好,公司有個同事跟我交情算不錯,但自從她懷孕之後,就常跟我抱怨工作壓力大,我也是個媽媽很能體會她的感受,有一次她想提前下班去產檢,請我幫忙協助工作,我一口就答應,但接下來她卻習以為常,常常三不五時請我幫忙,雖然都是一些小事,但長期下來也影響到我的下班時間,我很想拒絕,但又不知道怎麼開口,總覺得拒絕別人好難,可對方理所當然的態度,又讓我好心寒 。
____________________
這位小姐你好,我們小時候就被灌輸要樂於助人,所以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之下,遇到有人提出需要幫忙的時候,我們的潛意識常常會告訴自己說:「幫了是好人,不幫是壞人。」
但幫助別人本來就不是你的義務,甚至只要你不喜歡,你完全可以不用有任何理由的拒絕對方,沒有原因,單純就是我不想、不喜歡,不行嗎?
當然可以,這是你的權益,但當不用任何理由就拒絕他人的請求時,相對也會付出無法被對方理解的代價,偏偏善良的人不被理解時,內心往往會產生出一股,懷疑自己、否定自己,覺得自已是不是不近人情、不好相處的感覺。
只要不按照別人的想法去做,內心更會產生一股罪惡感,這罪惡感一出現,我們甚至會覺得自己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壞人,尤其對方如果又是個老人、小孩或孕婦的話,那股沒有幫忙到而產生的焦慮,常會如影隨形的伴隨著自己。
但要在陷入自責、糟糕跟否定自己的時候,我想請你們先緩緩,先反思一下:「事情有這麼嚴重嗎?」
先問問自己:「你有欠他什麼嗎? 」(沒有阿)
再問問自己:「你們的關係有親密到,連她人生中即將要面對的挑戰跟責任,都要你去承擔嗎? 」(也沒有阿)
如果都沒有的話,「她敢提出要求,本來就要有被拒絕的勇氣。」而不是由被提出的那一方,還要反過來去擔心、害怕,對方會不會因為自己的不願意而受傷。
「可是對方看起來很可憐也。」
「她好像真的需要幫助。」
「我會被同事討厭吧。」
但你不是沒幫過她,是她一直放大了自己的需求,而忽略了你的感受,在我看來,你不也挺可憐的? 她把自己的壓力跟焦慮轉嫁到你身上的同時,是,你是爽快地替她買單了,但你的情緒誰來替你買?
你之所以會不開心,是因為你忽略了內心的真實想法 ,甚至不重視它想告訴你的事情。
就像對外人總是很客氣
但對親人總是理所當然
你在意他人的情緒
卻不顧自己的感受
「這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嗎?」
何況如果只因為被拒絕幾次,就否定了你們之間的關係,甚至討厭你,那這種朋友或同事,更應該保持距離。
人際關係的相處,好的連結,並不會因為被某一方拒絕就討厭對方,因為你會明白說,很多時候很多人,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,這並不該構成影響我們之間的友情。
試著想一下,小時候我們要玩具、吵糖吃、想看電視 ,都沒被父母拒絕過嗎?鐵定有,但我們有因此討厭他們嗎?你有因為被父母拒絕就覺得不被愛嗎?沒有,因為我們從小就在學習...
世界上本來就不是任何事情,
都可以稱心如意。
我們都要練習跟自我察覺到,
並且接受這些事實。
「練習被討厭的勇氣」
「承受被拒絕的勇氣」
「學會拒絕人的勇氣」
以上都是我們該擁有的勇氣。加油